孙文 教授 学术报告
添加时间:2024-05-26  阅读数:86  作者:  来源:xjch  文字:【】【】【

报告题目:功能染料的光能转化:从荧光诊断到光驱动治疗

报告时间:202405311030-1130
报告地点:16-921
报 告 人:孙文

报告人简介:
孙文,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12月毕业于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获化学博士学位。国家级领军人才。目前担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中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基金。近年来开展了以功能染料为核心用于疾病检测及光驱动治疗的研究工作。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 Chem.J. Am. Chem. Soc. (2)Angew. Chem. Int. Ed (4)Adv. Mater. (3)MatterAdv. Funct. Mater. (6)Chem. Rev.  Accont. Chem. Re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8篇入选ESI高被引,SCI引用9000余次, H 因子50。获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担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 (IF: 5.22,  JCRQ2) 期刊副主编,Smart Molecules 及中南大学学报(国际版)编委。


报告简介:
染料分子受光激发后可经多种途径释放能量辐射衰减 (荧光,磷光), 热能,化学键的断裂及分子间的能量传导(如传递给氧气产生单线态氧)等。因而染料可用于癌症的光热治疗 (PTT),光控药物释放和光动力治疗 (PDT)。小分子染料在生物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物安全性低,易被机体清除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染料进行纳米化并用于癌症的光驱动治疗。以BODIPY为母体,设计合成出高效PTTPDT试剂。染料物理包裹于聚合物纳米粒子中可经血液循环富集在肿瘤部位,光照可产生活性氧物种(ROS)或使肿瘤温度迅速升高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合成系列红光敏感的钌配合物染料并构筑两亲性聚合物。聚合物在水中可自组装成纳米结构并用于肿瘤光疗,以此解决物理包裹染料易泄露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钯金属配合物光敏剂,通过Pd-Pd相关作用在血液中自装成纳米粒子,极大提高光敏剂利用率,精简了纳米体系的构筑过程,实现了优异的光动力抗癌效果。


代表性论文:

1. W. Sun* et al. Nat. Chem. 2023, 15, 980-987

2. W. Su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it. 2023, 62, e202218768

3. W. Su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it. 2023, 62, e202308761

4. W. Su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it. 2020, 59, 2-11

5. W. Sun* et al. Adv. Mater. 2022, 34, 2102797



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2015-2016
技术支持:轩彩科技
SITE DESIGNED BY YULIN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