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低碳资源高值转化利用研究与应用
报告时间:2024年7月1日 10:00-11:00
报告地点:15幢3楼报告厅
报 告 人:李正龙
邀 请 人:鲁继青
报告人简介:
李正龙,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浙江省省级人才,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航油方向负责人,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衢州“两院”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所长,致力于生物质和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油、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曾担任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生物质催化转化团队带头人、美国能源部生物质催化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李正龙教授团队从分子层面对生物质和二氧化碳催化过程进行深入理解并用于指导催化剂设计、工艺开发及应用,同时针对关键生物基聚合物进行研发。团队成员在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Nat. Catal., Energy Environ. Sci.,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CS Catal., Appl. Catal. B.等发表众多高影响力论文;产业化方面,开发了新型生物基醇制可再生航空燃油、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行推广落地。
报告简介:
将生物质和CO2等低碳资源高值转化为合成液体燃料、高端化学品和新型功能材料是全球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针对低碳资源普遍存在的分布分散、原料成分波动大、转化成本高等一系列挑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生物质转化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油和CO2催化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解决生物质原料分散、难开展大规模生物精炼的难题,提出了以醇-烯烃为重要平台分子的分布-集中相结合的系统,用于大规模联产生物基聚烯烃及可再生航油。本报告将介绍团队在甲醇/乙醇合成以及醇制生物航煤方向的研究进展,重点解析醇转化多功能催化剂的设计与构建原理,催化位点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以及产物分布的调控策略等。在CO2转化利用方面,通过催化剂位点结构的调控和表面亲疏水性的改性,实现CO2高效催化转化合成甲酸、一氧化碳和乙醇等产物;通过设计高活性电催化剂,对生物质平台分子进行电催化氧化,高效合成己二酸、呋喃二甲酸等高附加值聚合物单体,并进一步降低阳极反应的能耗和成本。
代表性论文:
1. J. Am. Chem. Soc. 2024, 146, 12, 8280–8297
2. ACS Catal. 2021, 11, 9885−9897
3. ACS Catal. 2021, 11, 7193−7209
4. Green Chem., 2021, 23, 9534
5.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2, 10, 18, 5702–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