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付大伟教授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研究成果
添加时间:2024-08-31  阅读数:14  作者:  来源:xjch  文字:【】【】【

近日,实验室张毅、付大伟教授与陕西师范大学赵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稀土双钙钛矿领域取得了重要性进展,相关成果“Exploring Aqueous Solution-Processed Pseudohalide Rare-Earth Double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 toward X-ray Detec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3726)。



具有易制备、柔性、结构多样性等优势的卤素钙钛矿在太阳能电池、辐射探测、铁电、压电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制备大尺寸的卤素钙钛矿单晶或者优质薄膜通常需要使用腐蚀性的酸性溶剂和有毒的有机溶剂。另外,作为离子性晶体,卤素钙钛矿还面临光、热和湿度的长期稳定性挑战。


在熊仁根教授“铁电化学”理论的指导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子铁电团队通过精准的结构设计制备出了具有最高居里温度的3D类卤素稀土双钙钛矿铁电体[(R)-CM3HQ]2CsEu(NO3)6 [(R)-CM3HQ = (R)-N-chloromethyl-3-hydroxylquinuclidinium]。在无污染的溶液中可以方便的培育出高质量厘米级的[(R)-CM3HQ]2CsEu(NO3)6单晶,并展示出了优异的环境稳定性。



首次基于[(R)-CM3HQ]2CsEu(NO3)6单晶制备的X-ray探测器表现出1307 µC Gyair-1 cm-2的灵敏度和152 nGyair s-1的检测限。这项研究工作表明基于类卤素稀土双钙钛矿体系设计环境友好型光电材料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并为探索研究分子铁电材料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

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2015-2016
技术支持:轩彩科技
SITE DESIGNED BY YULIN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