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 研究员 学术报告
添加时间:2024-09-24  阅读数:10  作者:  来源:xjch  文字:【】【】【

报告题目:多尺度柔性多孔材料
报告时间:2024109日 1530-1700
报告地点:16-907
报 告 人:顾成


报告人简介:
顾成,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2007.62012.6于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并于2014年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之后分别在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2013.4-2016.6)和日本京都大学(2016.7-2017.10)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14.4-2016.6)。之后全职回国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11-2023.1),2018年获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资助,同年获得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2023.2以四川大学“双百计划”A类人才引进,加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柔性多孔材料中的动态化学。至今已发表SCI论文总数90余篇,引用5800余次(包括7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为39。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1)Nature (1)Nat. Commun. (3)J. Am. Chem. Soc. (7)Angew. Chem. Int. Ed. (6)Adv. Mater. (5)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7项。担任多种化学与材料类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报告简介:
多孔材料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过程是其对物质和能量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利用孔道进行的离子、分子等的传输和利用框架进行的电子和激子等的传输,对气体存储分离、催化、离子传导等应用领域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传输过程的基本问题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体系及表征手段而难以开展研究,如何精确控制传输的方向、速率,如何为特定的应用目标设计(加快或减慢)传输速率等,一直是尚未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因此创造可以精确控制和设计传输过程的化学体系,以及通过传输过程的控制发展功能导向的高性能多孔材料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上述问题,报告人近五年来在多尺度柔性多孔材料及其传输过程控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1)提出通过“局域柔性”多孔材料来精确控制气体扩散过程并放大扩散速率差异的基本科学原理,实现了尺寸、沸点等物化性质极相似的气体和水同位素体的有效分离;2)提出“电荷诱导分散”和“可控胶凝化”策略,将多孔材料加工成高质量薄膜和凝胶,从而大幅促进传输过程并拓展应用领域。本报告详细汇报和讨论了上述两部分工作。

 

代表性论文:

1. Nature 2022, 611(7935), 289–294.

2. Science 2019, 363(6425), 387–391.

3. J. Am. Chem. Soc. 2024, 146(22), 15479–15487.

4. Nat. Commun. 2024, 15, 2898.

5. Nat. Commun. 2024, 15, 144.

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实验室©2015-2016
技术支持:轩彩科技
SITE DESIGNED BY YULINQING